2025年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
世界数字城市大会
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
协会公告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行业资讯 > 行业应用 > 正文

无人机“绘出”实景地图,智慧指挥系统一键“救人”……这场山地搜救演练不一般

2022-05-14 15:43:51来源:长江日报 作者:深无协 点击次数:1886次字号:|


       挂载激光侦测设备的无人机在空中盘旋,不一会儿,地域立体呈现在指挥所显示屏上;应急救援队员借助绳索迅速攀下岩壁救出“受困群众”;通信保障车和无人机在山间不断穿梭,搭建“移动通信站”保障所有消息都能秒传输、秒接收……5月13日上午,湖北省军区在恩施州举行军地联合山地搜救研究性演练,以民兵为主的200余名应急救援队员相互协作,共同进行山地搜索,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援,救出模拟受困群众,搜捕逃进山中的“重大嫌犯”。  


       此次演练难点是什么,运用了哪些新技术,有哪些创新战法?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演练现场指挥员蒋书磊,深入了解演练全过程。  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演练当天9时30分,负责观测目标物体的民兵陈玉龙打开单兵指控设备,接收到指令,迅速按电子地图自动规划出的路线前往目标物所在方位。  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“有这个设备帮忙,我们搜寻目标物时,能做到既快速又轻松。”陈玉龙说,他之前在部队中执行过多次山地搜寻任务,但如此智能、精确的手段,还是第一次用。  


       蒋书磊介绍,基于任务需求,此次演练在原有的智慧指挥系统中拓展研发了山地搜救模块。借助该系统,指挥员能够实时从电子地图上看到任务地点、人员兵力和行进轨迹等信息,直接将指令下达至单兵指控设备,从而正确推进救援,快速顺利完成任务。  


图为演习现场。通讯员丁俊杰摄  


       9时50分,救援人员正在紧急搜救“模拟山体滑坡中”的“被困游客”。挂载激光侦测设备的无人机在目标区域上空不断盘旋,一段时间后,该区域的草木、山石、人员都在指挥所显示屏上立体呈现。  


       山地林深树密、地形复杂,虽有无人机在空中运用可见光、红外探测等手段辅助侦察观测,但林下目标识别仍然不易。  


       试验多种方法后,蒋书磊和同事发现,激光建模是当前最可行的方式。于是,他们一边探索一边运用。“起初,完成演练区域建模需要较长时间,随着数据库越来越完备,建模速度也不断提升。”  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10时许,重大嫌犯搜捕演练正在进行。穷凶极恶的模拟嫌犯手持自制火枪,对前去围捕他的民兵和民警构成严重威胁。不远处,两辆防弹越野车并列而行,缓缓驶向前去。数名民警紧随车后,利用身前的“移动掩体”护住自身,向嫌犯迫近并成功将嫌犯抓捕,取得“民兵与民警自身无伤亡”战果。  


       蒋书磊介绍,民兵和民警采用这种“车在前、人在后”的方式对嫌犯实施抓捕时,可以有效保护自己,也能快速抓获嫌犯。“我们与公安部门经过多次相互碰撞与交流,经过反复试验与多次迭代升级,才推出了此种创新性战法。”在此次演练中,参演队伍使用了多种创新战法。  


       长江日报记者获悉,此次演练,湖北省军区根据山区任务实际,聚焦山地应急救援侦搜难、通信难、施救难等问题,动用军地力量资源和新型手段,对山地搜救进行了系统研究,整合验证了一批新装备、新手段、新方法,提升了军地救援队伍特别是民兵队伍的应战应急能力与水平。


关键词: